在线学AI

【齐佩之】基于模型的自主遍历测试Agent
收藏

【齐佩之】基于模型的自主遍历测试Agent

价格
0.00
收藏:0
简要介绍
编号 QEcon20250912sh.017 类型 顶会
顶会名称 QEcon 日期 2025年9月12日~13日
地域 上海

一、Web测试背景与核心挑战

两类测试痛点

Web自主遍历测试:覆盖率不足(随机性导致功能点/边缘路径漏测)、重复测试多(多次运行增加时间成本,结果需人工验证),无法直接证明功能无问题。

传统Web自动化测试:元素定位难(Xpath可读性差、变更快)、页面元素多导致条件组合复杂,开发维护成本高,低代码与模型驱动是必然趋势。

Web测试演进历程:从2021年“人→机器”的自主探索测试(URL覆盖100%),到2022-2023年“机器→AI”的LLM辅助业务流测试(覆盖度翻倍),再到2024-2025年“AI→Agent”的模型/意图驱动测试(零编码、效率提升X倍),核心是逐步降低人工干预,提升自主性。

二、AI驱动的Web自主测试实践方案

整体架构:以“意图输入→AI Agent处理→测试执行→结果反馈”为核心,包含三大模块——Web操作指令集(基础能力)、Web自主遍历模块(覆盖度提升)、Web测试执行AI Agent(自然语言驱动),输出测试覆盖度、截图/视频及任务结果。

三大核心能力

Web操作指令集:涵盖元素操作(click/sendKeys等)、键盘操作(enter/tab等)、页面操作(openUrl/scroll等)、等待操作(waitForDownload等)、结果断言(exist/notExist等)及AI指令(ai/aiAssert等),结构简单、执行稳定,解决元素定位与可操作性检查痛点。

Web自主遍历模块:仅需定义操作对象名称,无需指定操作方式/顺序/取值,基于页面信息与AI自主执行,支持1个遍历指令对应多路径测试,输出功能点与因子覆盖度(如登录流程可灵活组合用户名/密码输入方式)。

Web测试执行AI Agent:基于LLM拆分任务为子模型(页面推理、信息提取、结果断言),实现自然语言驱动测试;支持“基于名称的元素定位”,无需上下文信息,减少token消耗与模型调用次数,长步骤操作性能提升更显著。

三、关键技术与落地效果

核心技术细节

指令集设计:支持“精确指令”(指定操作类型与值,如{"name":"用户名","type":"sendKeys","value":"admin"})与“自主指令”(仅指定名称,如{"name":"用户类型","type":"auto"}),兼顾精准性与灵活性。

覆盖度度量:从“功能点覆盖度”(梳理功能点全集,评估已覆盖数量)与“因子覆盖度”(动态获取页面因子,如时间粒度、行政区域,标记已覆盖/未覆盖取值)双维度衡量测试完整性,例如EPS Fallback分析功能因子覆盖度达60%。

Agent任务拆分:通过指令生成模型串联子模型,定位失败时自动转AI定位,支持可操作性与可见性检查,确保执行稳定性。

落地成效:在XX产品落地100+逻辑用例,生成1000+物理用例,发现30+质量问题;用例开发从“写代码→零编码”,效率提升50%+,累计1000+人使用,共享至多个产品线。

四、未来展望

多模态数据融合:结合视觉与文本数据,解决Canvas图表、无名称图标等难提取文本元素的操作问题,模拟真实用户行为。

自适应算法优化:基于页面反馈动态调整测试策略,提升未知场景处理能力。

跨平台兼容性:研发桌面端与移动端通用AI方案,适配多系统与设备。

隐私保护强化:通过数据加密存储、匿名化处理,保障用户信息安全。



购买后查看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