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学AI

数学基础-算法之内力

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:数据、算法、算力、场景。是AI的“决策大脑”,是解决问题的计算步骤和逻辑流程,而数学则为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、建模工具和性能保障。可以说,数学是算法的"灵魂"与"工具箱"。

13
发表时间:2025-07-26 11:13作者:雨季

一、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


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:数据算法算力场景(部分企业,如华为)—构成了人工智能从理论到落地的完整闭环。

数据:AI的“燃料”与知识源泉,是训练AI模型的基础原料,包括文本、图像、语音等多模态信息,其质量、规模及多样性直接决定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。

算法:AI的“决策大脑”,是AI实现智能决策的计算方法,从基础规则学习到复杂神经网络,决定系统的认知与推理能力。   

算力:AI的“性能引擎”,是支撑模型训练与推理的硬件基础设施,其规模与效率决定AI应用的深度与实时性。   

场景:AI的“价值锚点”,是技术落地的具体环境,决定AI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。   


其中,算法是AI的“决策大脑”,可见其重要性。算法是解决问题的计算步骤和逻辑流程,而数学则为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、建模工具和性能保障。可以说,数学是算法的“灵魂”与“工具箱”。


数学是算法之内力:

    讲清楚什么是算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完整且浅显易懂地讲明白更是难上加难。算法涵盖了很多相关学科的基础概念与知识点,涉及的名词解释与概念介绍较为生涩,难免会降低读者的学习兴趣。作为一本算法知识普及图书,本书涵盖的每部分内容虽然不必太深,但必须全面。因此,如何保证本书的阅读趣味性、内容的完整性与连贯性,在提笔写书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困扰了我很久。直到后来重看古装电视剧《天龙八部》才猛然发现,本书所要讲的算法,和金庸先生笔下的武功体系,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    金庸武侠,闻名遐迩。说到金庸先生笔下的武功体系,无外乎两大方面:内力和招式。看过《天龙八部》的读者应该知道,聚贤庄一役,被逐出丐帮的萧峰义字当头,对战中并没有使用半招降龙十八掌,而是只用了一套普普通通的太祖长拳,就将围攻他的武林高手打得落花流水,节节败退。为什么?凭的就是他深厚雄浑的内力。由此可见,一旦具备了深厚的内力,普通招式也能发挥出强大的威力。而在算法的世界中,数学功底即“内力”,只有将数学这门“内力”修炼好,才能让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强大的作用。

——引用吕磊《深入浅出AI算法:基础概览


二、学习矩阵

以下课程,建议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发力,做好学习安排。以前大学生没有辅导方向,白白浪费时光,工作后一边忙工作,还要一边补习。

层次课程描述关键能力项
初等数学线性代数神经网络的核心算法〔矩阵乘法〕〔张量运算〕〔特征值分解〕〔SVD降维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

概率论机器学习的基础〔贝叶斯定理〕〔最大似然估计〕〔假设检验〕〔回归分析〕〔降噪〕〔不确定性量化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

统计学

离散数学

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



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




高等数学微积分优化算法的核心〔梯度下降法依赖导数〕〔偏导数计算损失函数的最小值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

图论表示复杂关系,设计图算法〔社交网络〕〔推荐系统〕〔知识图谱〕〔路径规划〕〔社区发现〕〔〕

优化理论几乎所有机器学习算法的目标都是优化某个目标函数〔损失函数最小化〕〔奖励最大化〕〔凸优化〕〔非线性规划〕〔〕〔〕

信息论衡量信息量、特征选择、模型压缩的理论基础。〔熵〕〔互信息〕〔模型压缩〕〔〕〔〕〔〕

计算理论研究计算本身的能力与极限(P vs NP问题),为算法设计提供边界。〔P vs NP问题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



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



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〔〕







1.   **数学是算法的根基与语言:**

    *   **理论基础:** 算法设计依赖数学分支(如离散数学、图论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、统计学、微积分、优化理论、信息论)。

    *   **形式化描述:** 算法逻辑、数据结构、复杂度分析都使用数学语言精确表达(如大O符号表示时间复杂度)。

    *   **问题建模:** 将现实世界问题转化为可计算问题的过程,本质上是一个**数学建模**过程(例如,用矩阵表示图像像素,用概率分布表示用户行为)。


2.   **数学为算法提供核心“工具”:**

    *   **线性代数:** 神经网络的核心(矩阵乘法、张量运算、特征值分解/SVD降维)。

    *   **概率论 & 统计学:** 机器学习的基础(贝叶斯定理、最大似然估计、假设检验、回归分析、降噪、不确定性量化)。

    *   **微积分:** 优化算法的核心(梯度下降法依赖导数/偏导数计算损失函数的最小值)。

    *   **优化理论:** 几乎所有机器学习算法的目标都是优化某个目标函数(损失函数最小化或奖励最大化),涉及凸优化、非线性规划等。

    *   **信息论:** 衡量信息量(熵)、特征选择(互信息)、模型压缩的理论基础。

    *   **图论:** 表示复杂关系(社交网络、推荐系统、知识图谱)、设计图算法(路径规划、社区发现)。

    *   **计算理论:** 研究计算本身的能力与极限(P vs NP问题),为算法设计提供边界。


3.   **算法是数学思想的“实现引擎”与“验证场”:**

    *   **实现:** 算法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和公式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步骤。没有算法,数学理论就无法在计算机上运行解决实际问题。

    *   **验证与探索:** 算法的实现和运行结果可以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,或揭示新的数学问题(例如,深度学习中的泛化能力理论仍在发展中)。


4.   **算法性能依赖数学保障:**

    *   **正确性证明:** 数学逻辑用于证明算法在各种输入下都能产生正确结果(虽然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证明仍是挑战)。

    *   **效率分析:** 数学(尤其是渐近分析)用于分析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(O(n), O(n log n), O(n²)等),指导选择最优算法。

    *   **收敛性保证:** 优化算法(如梯度下降)的收敛性需要数学证明(在特定条件下)。

    *   **稳定性分析:** 数值计算方法(如矩阵求逆)需要数学分析其数值稳定性。


5.   **前沿算法突破往往源于数学创新:**

    *   新的数学理论或工具常催生革命性算法(例如,反向传播算法的核心是链式法则;注意力机制本质上是加权求和)。

    *   解决算法瓶颈(如梯度消失/爆炸)常需引入新的数学技巧(如残差连接、归一化层)。


---


###   **关系图示:**


```

          [数学理论]

              |

              | 提供基础、工具、建模语言、性能保障

              ↓

          [算法设计]

              |

              | 实现思想、解决问题、验证理论、揭示新问题

              ↓

          [实际应用]

              |

              | 产生数据、提出新需求

              ↑

          [数学理论] <--- (反馈循环)

```


---


###   **关键结论:**


*   **算法是“怎么做”(How):** 它定义了解决问题的具体计算步骤和逻辑流程。

*   **数学是“为什么能”和“怎么做好”(Why & How Well):** 它解释了算法为什么有效(理论基础),如何评估其效率(复杂度分析),如何优化其性能(优化理论),以及如何建模问题(应用数学)。

*   **没有数学,算法就是空中楼阁;没有算法,数学理论难以发挥实用价值。** 两者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,共同推动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。理解算法的本质,必然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。


---


简单来说:**算法是数学思想在计算机世界中的“行动指南”和“实践者”**。强大的AI算法背后,必然站立着深厚的数学根基。






数学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。






它不仅为算法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,还直接决定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。因此,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是学习人工智能的先决条件。


学习人工智能所需的数学知识及路线规划


MATLAB数学基础---初等数学

数学基础内容:

算数运算

三角函数

指数和对数

复数

多项式

离散数学

特殊函数

常量和测试矩阵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v3N9RgCylVyZqqR3fcV7tg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sYdH_tBNhEpsn1DwTC9gg



分享到: